学院新闻
【启航阅读:一本伴我成长的书】师生读书分享系列活动第三十七期

发文时间:2024-08-20

启蒙阅读

一本伴我成长的书

阅读分享--周域山



     在浩瀚的书海中,总有那么一本书,如同灯塔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陪伴我们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我院学生周域山的分享,看看那本与他相伴一生的好书,究竟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思考与感悟。


推文作者简介

     周域山,我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大一年级学生,热爱阅读。他认为,人要多一些含英咀华来涵养自己,阅读能让生命更加优雅从容。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文学,可以陶冶情操,滋养情怀;读历史,可以鉴古知今,明得失、知兴衰;读哲学,可以把握规律,增长见识。只有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才能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灵。


推文内容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语原名:La Psychologie des Foules)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在1895年出版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深入探讨了群体心理学和集体行为,分析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对理解现代社会中的群众运动、政治宣传以及群体决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斯塔夫·勒庞生于1841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他对群体行为和群体心理学的兴趣,源于他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勒庞注意到,许多重大社会运动和政治事件中,群体行为往往表现出非理性和情绪化的特点。这种观察促使他进一步探讨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

     勒庞的《乌合之众》被认为是群体心理学的开创性作品。在此之前,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层面,而勒庞则将研究重点转向群体行为。他提出,在群体中,个体由于匿名性和集体情感的感染,往往会失去理性,表现出盲从和冲动的行为。勒庞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如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起义,验证了他的这些观点。

    《乌合之众》出版后,引发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勒庞的理论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学者从中汲取了重要的思想,用以理解和应对群体行为。勒庞的观点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群体心理在社会活动、政治宣传和群众决策中的作用。

     勒庞所定义的“乌合之众”,并不是指任何特定的群体,而是指那些在特定情况下临时聚集起来的集体。其有着这样2个显著特点:他们是一群原本无组织的、彼此之间不相干的人;这些人是因为某一事件或某一契机,心理上有了共同点,并因此聚集起来的。

     在群体中,个体的身份被隐藏,使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匿名的保护。这种匿名性削弱了个体的责任感,使他们更容易参与到群体的行为中,甚至是极端行为。勒庞指出,当个人成为群体的一部分时,其行为和心理特征会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个体丧失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而更多地表现出情绪化和盲从性。具体而言,个体在群体中会因为匿名性和群体的力量感而表现出不同于平时的行为。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的许多现象中都有体现。例如,网络暴力事件中,许多平时温和理性的人在匿名环境下变得极端和攻击性强烈。这表明,群体的力量可以极大地改变个体的行为。

     群体中的个体往往表现出高度的情绪化和易受暗示的特征。他们容易受到领袖或外部刺激的影响,情绪迅速波动,并对简单、极端的口号和观点产生共鸣。勒庞提出,群体中的个体容易受到情感和行为的感染,这种感染通过暗示和模仿得以传播。群体中的情感往往是简单而强烈的,容易通过语言、行为和情绪的传递迅速扩散。无论是商业广告的成功传播,还是政治运动的群众动员,都是利用了群体的感染与暗示机制。理解这一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

     在群体中,个体的智力水平往往会降低。勒庞认为,群体的集体智力不等于其成员智力的总和,而是更趋向于较低水平的共识。群体决策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容易表现出冲动和不理性。

     由于群体的匿名性和责任感的分散,个体在群体中容易表现出平时不会表现的行为,包括暴力、破坏等。这种行为在个人独处时通常不会发生。

     在《乌合之众》中,勒庞特别强调了领导者在群体中的重要作用。领导者通过简明的口号和强烈的情感诉求,可以有效地影响和引导群体行为。勒庞认为,优秀的领导者能够利用群体的心理特征,将其力量导向特定的目标。在现代社会中,许多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都深谙这一点。他们通过塑造自己的公众形象,利用媒体和社交平台,巧妙地引导公众情绪和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勒庞指出,群体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甚至是极端的。个体在群体中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而更多地依赖情感和直觉。这种非理性行为在许多社会运动和集会中都有体现。例如,某些抗议活动和集会中,参与者在情感的驱使下,可能会做出暴力和破坏性的行为。这种非理性行为不仅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也可能导致群体本身的目标偏离初衷。

     虽然《乌合之众》写于19世纪末,但其中的许多观点在今天依然适用。现代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如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论的形成、群众运动的组织等,都可以用勒庞的群体心理学理论来解释。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和快速传播特性,使得个体在网络群体中更容易表现出极端和非理性的行为。这种现象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的传播等。

     理解群体心理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例如,媒体和社交平台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加强内容审核和引导,减少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的传播。同时,个人也应当提高自我认知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不盲从于群体的情绪和观点。

     《乌合之众》不仅揭示了群体行为的本质,也对个人和社会提出了深刻的启示。首先,作为个体,我们应当意识到在群体中容易受到的影响和改变。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是抵御群体盲从和情绪感染的重要方法。其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应当理解和尊重群体的力量,但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组织和参与群体活动时,应当注意引导和管理,避免极端和非理性的行为。

    《乌合之众》是一本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震撼和深思的书籍,勒庞通过此书深入探讨了心理学中群体的本质。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群体行为背后其心理机制有了全新的认识。

     勒庞提出的群体心理概念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指出,当个人处于群体之中时,其独立的思考能力会被群体情绪所淹没,个体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群体的观点所左右,甚至会做出极端行为。这个观点也不禁让我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尤其是参与大规模活动或群体讨论时,是否也曾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而失去了独立判断力。同时也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网络暴力事件。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某人被群体攻击时,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加入攻击的队伍之中,在网络上跟风评论、转发信息,并不会质疑其真实性或合理性。勒庞的分析让我意识到,群体心理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依然存在并日益威胁。

     书籍对群体行为特征的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勒庞指出,群体行为往往表现出回避性、易受暗示性、极端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群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无法做出理性判断。联想到现实中的群体事件,如某些抗议活动或网络舆论风暴,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行为特征的影子。我也不禁思考,面对群体压力时,个体应如何坚持理性和独立思考。

     《乌合之众》不仅为我揭示了群体心理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也让我在读后感受到深深的危机感。在这个信息爆炸、群体影响力激烈的时代,个体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的判断变得极其重要。勒庞的著作提醒我们,群体的力量可以是巨大的,但它也可能是盲目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因此,作为个体,我们必须学会在群体中保有自己的理性思考,不被群体的非理性情绪所左右。



本文寄语

    通过阅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我深刻体会到群体心理学对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古斯塔夫·勒庞以其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群体行为的许多本质特征,虽然时代在变,但这些特征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也能提高我们自身的认知和思考能力。正如勒庞所说,认识群体心理,是通往理解人类社会复杂性的关键一步。


文字来源|数字化应用学院

图片来源|数字化应用学院

编辑|张诣晗

编审|严永辉

编校|洪叶

编制|季万新

数字化应用学院团委宣传部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