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3·15特辑】校园消费“雷区”大揭秘!这些套路你踩过吗?

发文时间:2025-03-15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第43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学院特推出本期“大学生消费避坑指南”,帮助大家识别消费陷阱,远离消费纠纷。




理想消费,谨防“校园贷”


近年来,“校园贷”问题屡见不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以“低门槛、零利息”等虚假宣传诱导学生贷款,最终导致学生陷入高额债务陷阱。同学们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量入为出,避免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坚决抵制“校园贷”等非法金融活动。




提高警惕,谨防“兼职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兼职的需求,以“高薪、轻松”为诱饵,发布虚假兼职信息,骗取学生钱财或个人信息。同学们在寻找兼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仔细甄别信息真伪,签订书面协议,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谨慎网购,谨防“假冒伪劣”


网络购物已成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方式,但网络平台鱼龙混杂,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同学们在网购时,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和商家,仔细查看商品信息、用户评价和售后服务条款,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保护隐私,谨防“信息泄露”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扫码送礼”、“填写问卷”等方式,诱导学生填写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同学们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不轻易扫描不明二维码,不点击不明链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依法维权,维护自身权益


同学们在消费过程中,要保留好消费凭证,如发票、收据、聊天记录等。如遇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或向当地消费者协会、工商部门寻求帮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学院始终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与发展,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共同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消费环境






图文来源|数字化应用学院

图文校对|赵曼彤 赵轶男 王欣越

图文审核|任柏姿 刘瑞欣 范育铭

审核老师|洪   叶

终     审|徐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