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启航阅读:一本伴我成长的书】师生读书分享系列活动第七期

发文时间:2024-07-21






启航阅读

一本伴我成长的书

阅读分享--许向玮







        在浩瀚的书海中,总有那么一本书,如同灯塔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陪伴我们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我院老师许向玮的分享,看看那本与她相伴一生的好书,究竟给她带来了怎样的思考与感悟。



推文作者简介


      许向玮,我院2023级旅游管理专业辅导员老师,她深受学生喜爱,更在业余时间致力于阅读推广,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激发更多人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



推文内容


坚守初心使命再接再厉奋进

许向玮

    《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是陈行甲同志的自传体随笔。读这本书,仿佛就是在与作者本人对话,聆听作者在人生重要关口做出重要抉择的心路历程;仿佛是在上一堂生动实践的党课教育,感受着思想情感的激越碰撞;又仿佛是一泓山涧的清泉时时涤荡着自己的灵魂。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人性的温度,读到了大义的决绝,更读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初心的执着坚守。

一、守初心根在守信仰,必须始终站稳立场、坚定忠诚。

      精神振作、力求进取始终是一名党员必备的精神状态。在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年代,大城市越来越成为机会的中心。然而,陈行甲大学毕业后却出人意料地选择回到山里,从矿山公司统计员做起,把脚跟深扎基层,把服务对准百姓,用“身子向下”托起“生命向上”。为了全面脱贫,他走家串户、结对帮扶,使得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为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他力推“随时办结、超时默认”和老百姓评估干部的措施;为了扭转舆论负面形象,他追根溯源找症结,开门接访畅通官民交流渠道。陈行甲每到一个新的岗位,都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牢记于心、付诸于行,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即使面对困难和未知,他也坚信只要通过努力和付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形成初心不易,一以贯之坚守更难。有这样一则故事: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慰劳考察,当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饭,蒋介石拿出8万元经费举办宴会招待他。到延安后,毛泽东请他吃晚饭,唯一的佳肴是一只鸡,那是邻居大娘得知来了远客,特地把家里还在下蛋的老母鸡杀了。也就是那顿饭,让陈嘉庚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伟大力量之源:生活简陋但信念坚定,条件艰苦但意志坚强,地方虽小但格局很大,全党上下充满了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谋利益的使命担当。所以说,初心变色,最根本的是信仰变色;初心褪色,最初也是信仰褪色。读《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陈行甲信念那么坚定?面对贪官污吏,他敢于亮剑;面对威胁恐吓,他敢于斗争;面对矛盾问题,他敢于攻坚。最根本的支撑点是信仰信念坚定,是心中那份炙热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使然。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党的“近卫军”,我必须带头补足信仰之钙,强固信仰之基,始终以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定信念经常浇筑初心初衷,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矢志不渝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真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

二、守初心贵在守斗志,必须始终直面挑战、勇毅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陈行甲同志第一次考研失败后,不灰心不退缩,依然志存高远、奋力备考,最终被清华录取,实现了人生的转折;任期届满拟被提拔时,辞去公职创立公益基金会,开始全新的挑战、全新的奋斗,迎来人生的又一次华丽转变。表面看,陈行甲学历、口才、文采俱佳;里子上,透视的是一个人的能力素质。作为新时代的政治辅导员,就是要坚持知识精准对接岗位需求、能力有效衔接职责担当,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动建设发展的思路举措;潜心学习各方面知识特别是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生管理)、学服务(学生辅导咨询),开阔思路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013年5月14日,教育部批准将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转设为大连财经学院,团队从零起步、一往无前,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于2018年获全国“年度品牌实力高校”、2022年4月获“2021年度1+X健康财富规划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优秀考核站点”称号等,先后涌现出了海南省临高县纪委监委王鑫、国家税务总局葫芦岛市连山区税务局李文龙等优秀校友。我有幸与一群为之艰苦奋斗的精英骨干们学习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成长在一起,我感到满满的荣耀、满满的骄傲、满满的幸福,更为我不断为学院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提供了满满的动力。

三、守初心恒在守纪律,必须始终充满敬畏、激浊扬清。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容的。陈行甲作为县委书记,深受母亲“干净”二字的影响,面对巴东政治生态上的沉疴积弊,他敢于坚持党性原则,当“包公”廉洁自律,当“铁匠”铁腕反腐,当“公仆”为民服务,当合格党员坚守初心使命,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政治生态得到根本扭转,赢得人民群众一片喝彩和真心拥护,兑现了“还巴东县一片碧水蓝天的政治环境”的庄严承诺。然而,他在回应舆论、接待信访时,眼里又浮现出对老百姓的怜悯。陈行甲的英雄气概和大爱情怀,使巴东生态焕发新生。他对待父母有孝心,对待妻儿有爱心,对待朋友有真心,惩贪反腐有狠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有决心,始终同人民一条心,是个有血有肉、至真至纯的人。作为新时代的政治辅导员,就是要始终保持一颗“干净”的心,内涵一股“干练”的劲,勇于正视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用自身的清清朗朗,把学生队伍带得清风气正、正能量充盈。守纪如铁是我们党永葆初心、永葆先进的重要基石。大连财经学院数字化应用学院成立于2013年6月,是学校唯一的专科类学院,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其组建时间短、人员成分新、使命任务重,在基层风气建设上没有遗留问题、历史包袱。但学生队伍中也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持续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有的学生认为纪律建设、风气建设层面太大,那是党组织和上级领导的事,自己不会在这方面出问题,殊不知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温水煮了青蛙”;有的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网赌网贷、在网上乱消费、乱交往、谈天说地,盲目追求自己在言论、交往、消费等方面的“自由权限”;有的学生对于日常的教育管理、活动安排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牢骚满腹,甚至向身边学生肆意传递负面情绪、言论,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这些问题都在无形中啃食着学生们的精气神、腐蚀着我们这支年轻队伍向上向好的健康肌体,必须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警醒高度重视,以“零容忍”“寸步不让”的态势从严整治,做到警钟长鸣、“紧箍咒”常念,大力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消解负情绪,不断强化学生守初心、担使命,守纪律、讲规矩的意识,在执纪如铁、激浊扬清中不断校正学生思想偏差、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为高校学生德育事业茁壮成长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作者寄语


      书中的字字句句,记录的点点滴滴,总让我伏案虑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无论身处何位,都要始终保持一股向上、向好、向善的“气”。亲爱的读者们,愿你们也能找到那本属于自己的好书,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不断积淀厚重广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和理论素养,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拥有磅礴的力量,引领“中华号”巨轮破浪前行,成为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字来源 | 数字化应用学院团委

图片来源 | 数字化应用学院团委

编辑 | 苏柯源

编审 | 严永辉

编校 | 洪叶

编制 | 季万新

数字化应用学院团委宣传部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