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启航阅读:一本伴我成长的书】师生读书分享系列活动第三十三期

发文时间:2024-08-16














启航阅读

一本伴我成长的书

阅读分享--秦茂森





























    在浩瀚的书海中,总有那么一本书,如同灯塔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陪伴我们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我院教师秦茂森的分享,看看那本与她相伴一生的好书,究竟给她带来了怎样的思考与感悟。

















推文作者简介















    秦茂森,我院2023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7-12班辅导员,她深信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她喜欢沉浸在书海中,如同古老而神秘的咒语,瞬间将她带入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推文内容















     如果一个人足够幸运的话,会有一个伴随他一起长大的故事。

                                 ——题记

     第一次读哈利·波特是在小学,因为课本要求的必读书目推荐。骑着扫帚去喝一杯的舒爽黄油啤酒、会让一年级新生迟到的“调皮”楼梯、存在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里的魔法学院……那个神奇的世界,不管是六岁还是二十六岁,对我都有着无法言说的吸引力。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英国作家J.K.罗琳于1997—2007年间所著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共7部。其中前六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是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描写的是主人公——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魔法界大战中在外寻找剩下的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记得小时候刚读这一系列书的时候,总会在课间和同学们讨论,自己会被分院帽分去哪一个学院呢,在“看穿人心”的帽子那里,我是属于正直忠诚的赫奇帕奇、还是勇敢豪爽的格兰芬多,或是博学内省的拉文克劳,亦或是野心勃勃的斯莱特林。如果我进入到了魔法世界,属于我的魔杖又会是什么样子?海格的亮粉色雨伞魔杖是最奇特的,多洛雷斯·乌姆里奇的8英寸、桦木魔杖在整个魔法世界里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最神秘的还是死亡圣器之一——15英寸、接骨木、夜骐尾毛的老魔杖,传说它可以让主人战无不胜。除了魔杖,我最想拥有书中的圣诞礼物——隐身斗篷,它能让人们完全隐形,并且不理会召唤咒的召唤。

     在我看来,哈利·波特系列其实算不上一个很温馨的故事,哈利的悲惨身世,没得选择的人生,以及在17岁时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魂器之后的一心求死;麻瓜出身的赫敏不得不对父母施下自己的拿手活——“一忘皆空”咒语;按照计划,似乎必须牺牲的邓布利多,在一片绿光中从天文塔上坠落;在痛苦中度过数年的斯内普,17年未曾改变的牝鹿、Always、Look at me……太多不为人知的爱和痛在他整个人生里。在接受大团圆式结局的年纪,似乎哈利·波特的结局也已经算得上圆满,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最想拥有的东西,但我依旧觉得代价太大了,像是一场盛大的悲剧终于落下了帷幕。罗琳曾在纪录片中说到“因为哈利·波特系列讲述的也是失去,我以前也说过如果我的母亲没有过世,我觉得这些故事会跟现在的完全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虚幻的事物变成了真实。有巫师,有怪兽,有精灵,也有恶魔。他们分别代表着善和恶,但又不是我们传统所认为的绝对。男主角哈利·波特是一个矛盾的人,在他的身上善与恶集为一体。他并不是纯粹的善良,他只是无论经历什么,都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善”,这是他身上最强大的地方。“这就是你跟伏地魔不同的地方,让我们成为那种人的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似乎在哈利的成长过程中,男主光环并没有让他一帆风顺,反而注定了很多。邓布利多去世的时候,罗琳曾这样写道“他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一位保护着也死了,现在他比从前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孤独”。

     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能够畅销全球,不仅仅因为它是一本关于魔法的小说,它所传达出来的主题,“爱”和“勇气”也是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即便是最不幸的时刻也有快乐存在,只要还有人惦记着光明”。作为一部群像小说,哈利和他的好朋友罗恩、赫敏形成了一个绝对稳固、坚不可摧的“三人组”,一起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冒险。“躲在帐篷里的三个少年”互相成就了对方。在火焰杯中,全校人都不相信哈利,但赫敏依旧坚定地站在他的身边,陪他练习,给他打气,让他可以带着确定在不确定的时候走下去;罗恩则让哈利感受到了最平凡的幸福,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回宿舍,带他感受家的温暖,让似乎“无所不能”的哈利有了可以

依赖的时刻。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经历什么,也不确定最后能不能成功打败伏地魔。“太年轻了,可要对抗的东西那么多”,但因为彼此这条路或许还能走下去,或许还能走得更远一点。

     在许知远《十三邀》的节目中,罗翔曾留下这样一段话:“勇敢,其实在我的词汇中,我觉得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因为我自己不够勇敢。在人类所有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就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那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够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一年级的哈利在厄里斯魔镜里看到了“家”,看到了自己刚出生不久就为了保护他而献出生命的双亲,在镜子面前,他也曾来了又来。可当时一年级的他经过邓布利多劝说之后,就再也没想去看过,更重要的是,他也清醒地明白了,那镜子是假的。每次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都觉得哈利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勇敢的人。即便在内心深处最迫切、最强烈的欲望迫使下,他仍有勇气面对镜子外的“黑暗”世界。“沉湎于虚幻的梦想,而忘记现实的生活,这是毫无益处的,千万记住”。

     罗琳曾在哈佛大学演讲时候说到,“我们不需要魔法去改变世界,我们的内心就拥有这种力量,那就是我们一直在梦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26岁,已经过了收到猫头鹰信件的年纪,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也依旧没有进去,但最伟大的魔法——爱和勇气,似乎每个麻瓜都可以练成。“或许来自麻瓜的人都很聪明,但没人像她一样,闪耀无比,勇敢美丽”。

















本文寄语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重新读完哈利·波特的系列小说,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看过书,上了大学又反复观看系列电影,故事情节烂熟于心,所以读得特别快,一目十行。但当我在前段时间重新翻开这些小时候阅读过的书籍,依旧有很好的故事体验,获得的感悟也并不只是单纯地源于书本。我捡起了小时候捧着书本阅读的静心,捡起来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偷偷看书的欣喜,捡起了对书店翘首以盼的期待。希望各位同学们也能找到那本陪伴自己长大的好书,愿我们都能在书籍的陪伴下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文字来源|数字化应用学院

图片来源|数字化应用学院

编辑|朱东雪

编审|严永辉

编校|洪叶

编制|季万新

数字化应用学院团委宣传部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