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启航阅读:一本伴我成长的书】师生读书分享系列活动第四十三期

发文时间:2024-08-26

启航阅读

一本伴我成长的书


阅读分享--韩尚凌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让我们携手踏上一段探索未知的旅程。无论是深邃宇宙的奥秘,还是古老文明的智慧,抑或现代科技的辉煌,每一处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与惊喜。跟随我院韩尚凌同学的分享,一同揭开世界的神秘面纱,感受知识的力量,激发内心的渴望,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推文作者简介

     韩尚凌,我院工程造价专业2022级三班的学生对文学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总能在字里行间寻觅到心灵的共鸣与智慧的火花。《儒林外史》便是这样一部让我沉醉其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幽默诙谐而又犀利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明清时期儒林士子的众生相。书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让我在欢笑与泪水中,深刻体会到了科举制度下人性的扭曲与社会的百态。我坚信,每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对人性深刻的剖析与反思,而《儒林外史》无疑是我心灵深处最为宝贵的文化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我的思想,丰富着我的灵魂。




推文内容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贪婪或愚昧或虚伪,但每一个形象都让我不禁反思:在当今社会,我们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一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我的书上,看着眼前刚看完的《儒林外史》,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不禁思考:我热爱读书吗?但很快我找到了这个答案,在书中遨游的我很快乐,现在熠熠生辉的我正是读书所带来的。我坚信我不是假儒。

     《儒林外史》开篇描写了一个叫王冕的少年,因家境贫寒,从小替人放牛,但他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自学画的荷花惟妙惟肖。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又淡泊名利。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不接受,逃往会稽山中,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他深知在朝廷做官会失去自由,整天勾心斗角他不愿意干。他崟崎磊落,格调高卓,不拘于时的性格与后来出场的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是小说中为数不多的真儒。

     范进,他是连考二十多次都不中的老童生,后来终于上榜了。发榜的那天家里连米都没了,他抱着正下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但却不知怎么卖出去,当他得知中举后拍手大笑欢喜得疯了,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户的耳光才清醒过来。后来平步登天,还有许多人来奉承他,转眼间房屋田产、奴仆、丫鬟什么都有了。他一辈子就只会读书,只知道那四书五经,毫无生活经验,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家人都快饿死,他却还在读书。

     旧时的科举制度毒害了多少读书人,旧时的八股文禁锢了多少读书人的思想,旧时的思想延缓了中国多少年的发展。这样的环境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又怎么能使江山千秋万代呢!

     看今朝。旧时的科举变成了现在的高考,虽然实质还是选拔人才,但如果说科举是旧制度的败笔,那么高考就是旧制度的解药。当今高考考察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实际生活的运用。近年教育的不断改革让我们更加投身于在生活中学习。越来越多的人是内心真正热爱读书,将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不再只是为了考试而读书,也不是只懂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所谓“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有人曾一语道破:“穷人站在十字街头,要十把钢钩,钩不到亲人骨肉。富人躲在深山老林,舞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面对毫无光明可言的生活,周进仍求助夫带他到贡院一瞧,之后却因情绪失控而撞门大哭,不省人事。我们生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看到周进这一幕会想到,释怀是的必修课。但我们没见过周进所经历的世态炎凉,捧高踩低。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有了更深刻地理解。科举制度的弊端、人性的弱点、社会的不公,都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生动地展现。这些故事让我反思:在当今社会,我们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同时,我也被书中人物的正直、善良和执着所感动。他们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道德,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希望。

     《儒林外史》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人生的教科书。它教会我们,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它也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的光辉总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守护。

     读完这部作品,我感到既沉重又振奋。沉重的是,书中揭示的种种问题,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振奋的是,书中的人物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和希望。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人情世故下,周进得到捐赠并凭借自身努力中了进士。也因他的感同身受,之后有了耳熟能详的范进中举的故事。虽说科举影响了一代人,但周进对于中举的渴望深深打动了我。他是为了生存,而我们是为了生活。年少时的梦啊,有些很幸运地实现了,有些被遗忘在富有诗意,表中。而什么时候有过什么样的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曾经为了这个梦达了对梦想的复杂情感而热烈地追求过。然而梅玖的嘲笑时刻警示着我,热烈地活着,为了追梦的生活,还有生存。跟知识的傲慢者过于亲近,往往是喧嚣和虚空;跟权力的傲慢者过于亲近,往往对比鲜明,突出了与知识傲慢者交往的无意义有辱人权;跟富贵的傲慢者亲近,往往自取其辱。阳光已往西移,但我对读书的爱没有半点动摇,我坚守自己内心的那份初心,依旧热爱。愿莘莘学子能成为自己心中的真儒,真正热爱读书。




本文寄语

      当您合上《儒林外史》的最后一页,或许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讽刺手法,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吴敬梓先生以其犀利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在笑声中感受到时代的沉重。



文字来源|数字化应用学院团委

图片来源|数字化应用学院团委

编辑|常玳宁

编审|严永辉

编校|洪叶

编制|季万新

数字化应用学院团委宣传部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