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心理小贴士】开学“心”攻略:从“躺平”到“起飞”

发文时间:2025-03-12



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启。从温馨的港湾转向知识的殿堂,迎接你的不仅是好友、美食,还是陌生的课程、人际交往的适应以及时间的紧迫。是不是感觉从“躺平模式”切换到“战斗状态”有点难?没关系,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段适应期。

先来看看这些常见的“心”困扰,说不定你正深陷其中。


开学“心”困扰:你中招了吗?






1. 假期综合征

假期里你是熬夜小达人,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每天只需要刷刷手机、打打游戏,吃吃喝喝,完全不担心学业和人际交往问题。

可是一开学,每天早上八个闹钟都叫不醒你,早八的课程总是昏昏欲睡,仿佛老师的话语成了催眠曲。一想到要上课就浑身无力,甚至有点“厌学”。

假期节奏慢压力小,而开学后突然切换到快节奏的学习模式,这种切换带来的不适感就是假期综合征的源头,让你注意力难以集中、生物钟难以调节。


2.社交恐惧症

在家时你拥有自己的小空间,无拘无束,不需要考虑和迁就任何人。

开学后你需要面对同学、室友、老师,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不免有的同学会退缩和怀疑,害怕自己说错话或做错事,被别人嘲笑或排斥。有的同学明明想融入集体,却总担心自己格格不入……

实际上,社交压力来源于我们想要融入环境的期待,当这份期待太过沉重时,就会导致你的行为变形,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3.目标迷茫症 

2024年的目标大家实现了吗,上学期你拿到奖学金了吗。新学期伊始你是不是也立了很多flag:要好好学习、要减肥、要早睡早起、要每天运动等等。可没过几天就把目标抛之脑后,和往常一样,生活没有任何改变。不管定多少目标、结果总是惊人的相似:没完成。

大学自由度高,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责任,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很容易陷入迷茫和焦虑。


4. 拖延症晚期患者

作业还没写?PPT还没做?明明知道任务堆积如山,可你就是不想动,总想着“再玩一会儿”“明天再说”。

面对任务时总想逃避,用刷手机、打游戏来麻痹自己。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行动,结果手忙脚乱。

在假期时时间充裕,可开学后留给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骤然减少,如果还保持假期的懒散,难以有纪律性地面对学校生活,随着开学时间增长,任务只会积压越多哦。



这些“心”困扰,是不是让你感同身受?别担心,它们并不可怕,只是开学过渡期的正常反应。接下来,我们会为你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帮你轻松应对这些困扰,让你秒变“校园达人”,无缝衔接新状态!

 


开学“心”攻略:从“咸鱼”到“达人”



1. 作息调整:别让睡觉“绑架”你

“躺平”变“躺赢”:先别急着要求自己几点必须睡,接纳自己的当下状态,告诉自己:“慢慢来,我可以!

睡前“冥想10分钟”:睡前戴上耳机听着音频进行冥想,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自己是一只悠闲的风和云,啥都不用管~

床只是用来睡觉的:尽量不要在床上玩手机、刷剧。逐渐养成上床就睡觉的习惯,这样只要你上床了就不自觉想休息啦。

2. 目标设定:从小目标开始“起飞”

“小目标”法则:别一上来就喊“我要拿奖学金”,先定个小目标,比如“这周不翘课”!

积极反馈:列一张自己做成功的事情清单,当自己不自信时,拿出来鼓励自己。

3. 社交重启:从“社恐”到“社牛”

“破冰神器”:迈出主动的第一步,和同学聊聊假期趣事,或者一起吐槽开学,瞬间拉近距离

“赞美大法”好:人人都喜欢赞美,多夸夸别人,比如“你的新发型真好看”“你的衣服哪里卖的 ,快把链接推给我”,轻松get好人缘!

非暴力沟通:如果出现矛盾,试试非暴力沟通。包含四个要素:事实、感受、需求、请求。比如你最近总是半夜一两点还有很大的声音,我感到难以入睡,我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请你能声音小一些吗。

4. 学习规划:从“拖延症”到“行动派”

“番茄钟”拯救拖延:用番茄工作法,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如果忍不住玩手机,可以下载番茄app把手机锁起来哦。或者把手机放在看不见的地方。

“复盘小能手”养成:每周花10分钟总结学习进度,看看自己有多棒。

5.终极秘籍: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果觉得自己搞不定,别忘了还有“外挂”可以开!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APP,甚至好朋友的“树洞”倾诉,都是你的“秘密武器”。

请记住,求助不是软弱,而是智慧!

开学不是“灾难片”,而是“成长剧”!用这份“心”攻略,告别焦虑,拥抱新学期。从“咸鱼”到“达人”,你只需要一点点勇气和行动力。加油,新学期的主角就是你!





文字来源|李  月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文排版|王  俊

图文校对|赵曼彤 赵轶男 王欣越

图文审核丨任柏姿 刘瑞欣 范育铭

审核老师|洪  叶    

终     审|徐  畅